夏目漱石:木屑錄、四|注釋
自東金(19)至銚子(20)途上口號(21)
風行空際亂雲飛,雨鎖秋林倦鳥歸。
一路蕭蕭荒驛晚,野花香濺綠蓑衣。
賃舟溯刀水,舟中夢鵑娘。鵑娘者,女名而非女也
扁舟行盡幾波塘,滿岸新秋芳草長。
一片離愁消不停,白蘋花底夢鵑娘。
天明,舟達三堀,旗亭(22)即事(23)
煙霧夢夢(24)看不見,黎明人倚碧欄干。
江村雨後加秋意,蕭瑟風吹衰草寒。
客中憶家
北地天高露若霜,客心蟲語兩淒涼。
寒砧和月秋千里,玉笛散風淚萬行。
他國亂山愁外碧,故園落葉夢中黃。
何當後苑閒吟句,幾處尋花徙繡床。
別後憶京中諸友
魂飛千里墨江湄,湄上書樓楊柳枝。
酒帶離愁醒更早,詩含別恨唱殊遲。
銀紅照夢見蛾聚,素月匿秋知雨隨。
料得洛陽才子伴,錦箋應寫斷腸詞。
余之草此篇也,執筆臨紙。先思其所欲書者,既有會心焉,輒揮筆而起,直追其所思,或墨枯筆禿而不已。既成拋藁(25),不復改一字。或難之曰:「古人作文,有一字未安焉,則終日考之;有一句未妥焉,則經旬思之。鍛鍊推敲,必盡其力,而後出之。故其文蒼然古色,鏘然為金石之音。今子才不及古人亦遠矣,而不知臨紙經營刻苦,漫然下筆,不速之恐。是以不及古人之才,欲為古人難為也,豈不大過哉?」余笑曰:作文猶為畫。為畫之法,有速有遲,不必牽束一。意匠慘澹,十日一水,五日一石,是王吳(26)畫山水也;振衣而起,揮筆而從,頃刻成之,是文鄭(27)之畫竹與蘭也。夫王吳之山水固妙矣,而文鄭之蘭竹豈不入神哉?今余文亦蘭竹之流耳,宜速不宜遲。且余之不文,假令期年成一篇,亦當不過如此,則其兔起鶻落之速,亦不優蚓步蛇行之遲哉?陰曆八月既望,東都夏目金書於牛籠僑居。時庭棗既熟,落實撲窗,秋意蕭然。
自嘲書木屑錄後
白眼甘期與世疏,狂愚亦懶買嘉譽。
為譏時輩背時勢,欲罵古人對古書。
才似老駘(28)駑且騃(29),識如秋蛻薄兼虛。
唯贏一片煙霞癖,品水評山臥草廬。
(1)小湊:今千葉縣安房郡的地名。
(2)涾沱,ㄊㄚˋ ㄊㄨㄛˊ:水波推湧的樣子。
(3)洑,ㄈㄨˊ:迴流。
(4)舳,ㄓㄡˊ:船尾掌舵的地方。
(5)艫,ㄌㄨˊ:船頭。
(6)櫓,ㄌㄨˇ :划水使船前進的器具。
(7)鰮,ㄨㄣ:俗稱「沙丁魚」。
(8)竢:通「俟」。
(9)舷:船的兩側邊緣,
(10)諦觀:仔細看。
(11)赤鬃:魚名,又稱「赤鯮」。
(12)爀爍,ㄏㄜˋ ㄕㄨㄛˋ:明亮閃耀的樣子。
(13)赤章:見(11)。
(14)潑溂,ㄆㄛ ㄌㄚˋ:形容水的拍擊聲。
(15)鬣,ㄌㄧㄝˋ:魚類頷旁的小鬐。
(16)丁: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,三百六十尺為一丁。通「町」。
(17)若夫:用於轉折的助詞。
(18)高祖:指日蓮。
(19)東金:今千葉縣中東部。
(20)銚子:今千葉縣東北部。
(21)口號:不起草稿,隨口吟成的詩文。
(22)旗亭:市樓,為古代指揮市集交易之地。
(23)即事:文人因景有感而作詩詞,常以即事作為題目。
(24) 夢夢:昏亂不明。
(25)藁:通「稿」。
(26)王吳:指王維、吳道子。
(27)文鄭:指文與可、鄭板橋。
(28)駘,ㄊㄞˊ:劣馬。
(29)駑且騃,ㄋㄨˊ ㄑㄧㄝˇ ㄞˊ:比喻才力淺薄、愚鈍無能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