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岡子規評木屑錄|注釋
巧於釣者,不強求釣而魚爭上鈎。拙於釣者,則撰(1)餌換地,銳意求釣而魚終不上鈎。吾兄成詩文,不必鍊磨雕琢,不必用意勞心,而其文也錦繡,其詩也珠璣。敘山狀水,或流暢平易,或奔放峻拔。紙上山躍,筆端海湧。記魚形鳥,精緻而不冗,簡雅而易解。嗚呼!吾兄修何學得何術而至此域耶?古人讀萬卷書,又為萬里之遊,真如吾兄所謂。雖然吾兄未讀萬卷書也,而其所作詩文,未曾不得古人之真髓。吾兄未為萬里遊也,而所記詩文,未曾不豪壯雄健,與泰山高,與江河長。嗚呼!吾兄修何學得何術而至此域耶?開書讀焉,庶人可為公卿;就師學焉,白痴可為碩儒。若夫不學不修而臨機(2),則金句玉章爭上筆端者,則先天之性使之然也。如吾兄不言天稟,則將何言天稟耶?余自幼好文屬詩,未曾顧校課也,而時欲敘景勝攄(3)胸懷。千思萬考,費日徹夜,而墨滯筆澀。漸所得者,則不過蕪詩惡文。比之吾兄,豈啻(4)釣者之巧拙而已哉?余知吾兄久矣,而與吾兄交者,則始於今年一月也。余初來東都,求友數年,未得一人。及知吾兄,乃竊有所期,而其至辱知己。而憶前日,其所得於吾兄,甚過前所期矣。於是乎,余始得一益友,其喜可知也。余知吾兄長於英文也久,而見吾兄漢文則始於此《木屑錄》也。余與吾兄入校也,共學鴃舌草蟹文(5),而吾兄嶄然現頭角,話蠻語猶邦語(6)。然余以為長於西者概短於東,吾兄亦當不知和漢之學矣。而今及見此詩文,則知吾兄天稟之才矣。其能詩文者,則其才之用耳,不必問文字之自他與學問之東西也。如吾兄者,千萬年一人焉耳。而余幸得接咳嗽(7),豈可不敬而愛之哉?然而曩者(8)接吾兄時,使余一驚。而今復讀此詩文,使余再驚。不知後來復欲揮何等奇才,而使余幾驚耶?余辱拜觀,且妄為批評。今及還璧(9),復題一言於卷尾,請恕焉。 明治二十二年十月十三日夜於東台山下僑居 獺祭魚夫常規謹識 (1)撰:通「選」。 (2)臨機:面對情況,掌握事機。 (3)攄,ㄕㄨ:抒發。 (4)啻,ㄔˋ:只、僅。 (5)鴃舌草蟹文:此指應為英文。 (6)蠻語應為英語,邦語為日語。 (7)咳嗽:出聲、說話。 (8)曩者:以前。 ( 9 )還璧:將物品完整無缺的歸還本人。 參考資料: 木屑録 本編 -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木屑録 解説 -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夏目漱石 木屑录(1) - 哔哩哔哩 夏目漱石 木屑录(2) - 哔哩哔哩 ...